在學校的 exit interview 中,和 programme director 討論到我在 workshop 裡觀察到這裡的 interview 有沒有什麼不同或可以學習的地方?

在荷蘭, interview 中的第一個問題,是從 "future" 開始:What’s your vision about your career? What do you want to be? What do you anticipate from the job? What do you think you will be in 5 or 10 years? 反之,在台灣則是從 "past" 開始:What did you do in the past? Talk about your previous work. What’s your previous experience?
一個始於展望,一個始於回顧,從企業觀點以及國家觀點來看,哪一個有競爭力的企圖心?

另外,我也發現我的荷蘭同學雖然年紀都很輕,但在大學學歷的他們,多已具備 2 個月至 1 年不等的企業實習經驗以及論文研究經驗。這點和荷蘭的教育制度及產學政策有關,這裡的大學是要寫研究論文才可以畢業的,學術能力的要求就像碩士學位一樣;學校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到企業實習也是常態,學以致用才是教育真正目的的理念也完全落實。掌聲,是要兩隻手一起擊掌才有的。荷蘭的學界如此用心,業界也非常支持。許多本土的大企業如 Philips, ING, ABN AMRO, Rabobank, Heineken, Sell 等等,瀏覽其 Career 網頁,internship 的機會數量多,而且還是常態。這些企業每年每季就是準備/開發許多 internship 機會提供給在學學生,配合政府政策促進產學合作。協助國家培育人才,也是荷蘭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。當這些已有企業實習經驗的大學生進入社會或是向碩士學位深造時,他們的理論知識已經過實務操作的冶煉,狀態已是比較務實了。因此,荷蘭企業不怕找不到人才,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具備 hands-on
的底子;荷蘭國家不怕沒有世界競爭力,因為荷蘭年輕人觀念正確,人才濟濟。

台灣常常被拿來與荷蘭做比較,就是要比較才知道自己的優劣。每年台灣企業總是在那邊哭夭人才難找,大學生不堪使用,而大學生畢業即失業,學非所用。學界培育的人才不敷業界使用,這到底是學校的問題? 學生的問題? 企業的問題? 還是政府的問題? 我覺得都有問題,才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。雖然目前台灣有一些外商開始慢慢建立在學學生實習專案,但是數量仍然有限。台灣本土企業願意用 "企業社會責任" 的責任感提撥經費來支持自己國家人才培育的又有多少? 還是只是一味專注在降低成本,尋找廉價的人力?
產學之間人才質量供需的橋樑如果沒有被穩健地建立起來,鴻溝還是永遠存在。

回到 interview 的情況。荷蘭的企業是用展望未來的角度來尋找合適的人才,企業願景和人才願景一致,找到對的人就更容易留才並共同成長,能力是可以再學習再訓練的。台灣的風氣比較像是了解一個人已具備的能力,這個能力是要馬上能夠貢獻在職務上,馬上有為公司賺錢的生產力,並且減少教育訓練成本。久了,員工也累了,訓練不足侷限了成長的空間,常常都想要離職、跳槽。就企業經營的觀點,尋求獲利並沒有不對,但這真的是一個很短視近利的行為。如果將眼光放遠、放大,願意投資在人才的培育上,對企業、對國家來說正向的效果會比短期的獲利更是倍數放大。


這樣有山有水有美食有人情味並且人才濟濟欣欣向榮的台灣,不是更棒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sa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